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 > 英超

8500万,5轮零球,曼联买个大水货谢什科出路在哪

2025-09-23 06:01:42

英超联赛已经过去五轮了,而曼联的夏窗标王谢什科目前还没有进球,这也是斯洛文尼亚中锋自出道以来第一次五轮联赛过后仍未打开进球账户。这令很多红魔球迷非常不安,难道这大几千万又要打水漂?刮信息失败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我认为大可不必为这事儿担心,谢什科尽管没有进球,但是他的进攻参与度并不低,跟霍伊伦上赛季那种“坐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01支点作用:现代中锋的生存之本

我是从1997年开始看足球的,那时候前锋的分类远没有现在精细,而进球能力似乎也是唯一他们的标准。特别那个时代的中锋们——罗纳尔多、巴蒂斯图塔、克林斯曼、阿兰-希勒、舍甫琴科个个都是进球优先、火力至上的锋线主炮,甚至因扎吉可以说是除了进球一无是处。

可以说,只有擅长进球才能当好中锋,我儿时崇拜的那些伟大前锋,他们的杀手嗅觉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长期的训练只是把这种天赋提炼、萃取了出来。



其实那个时代也是优秀中锋井喷的黄金时代,单单是以防守见长的意大利当时都能拥有多名特点鲜明的中锋,2002年世界杯因扎吉要打替补,蒙特拉拿到出场机会都很难。

但是吧,随着足球的发展,2010年左右当黄金时代的中锋逐渐凋零后,凭一己之力改变战局的伟大射手越来越少了,甚至锋线人才井喷的巴西都出现9号空缺。因此,此时中锋的作用逐渐发生了变化,相比进球能力中锋的辅助能力越来越重要,尤其在4231阵型风靡全球之时。

由于天才的稀缺性、足球的分工更加细致,更多时候他们需要在前场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在对手的重围之中能接好球、拿住球、传出球,给队友的跑位、展开制造条件。

因为有前场支点的战术需求,中锋背身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在某些战术体系之中背身能力甚至比得分能力还重要。比如,越老越妖的意大利高塔托尼、德意志轰炸机集大成者克洛泽、自带系统即插即用的“上帝”伊布、皇马三冠王功臣本泽马都是能为团队增益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再以强大的进球能力来锦上添花。



当然最典型的支点中锋是法国老将吉鲁(本赛季为里尔出场4次且打入2球,为老兵点赞),两届世界杯他帮助法国得到一冠一亚好成绩,将前场支点的作用最大化发挥,18年世界杯他甚至七场比赛都没有进球。但是如果没有他,高卢雄鸡的超强攻击群便无法完全发挥作用。可他并非没有攻击能力,只是为了团队利益,尽可能干了辅助工作。

传统足球观念中,中锋的价值首先由进球数衡量。然而,现代足球的发展已经重塑了中锋角色的核心价值,拥有支点作用基本上就有了立足各种战术的本钱。

02 谢什科的“蓝领属性”

刚刚过去的红蓝斗法,曼联能够开局让切尔西门将被罚下,谢什科的头球后蹭非常关键,甚至堪称点睛之笔,霍伊伦、齐尔科泽都不能达到这种战术效果,谢什科抢第一点头球的能力还是很可以的。

谢什科身高193cm还拥有惊人的弹跳力,也有还不错的回撤接球能力。是具备当好前线衔接点的潜质的。曼联今年夏天豪掷2亿欧元重组锋线,很明显库尼亚和姆伯莫的进攻权重更大,狼王、蜂王都是在英超有不俗表现的人,也都更习惯在中锋的掩护下在边路、肋部游弋,所以构建起这套进攻组合之时,就已经决定了谢什科的角色定位了。

库尼亚、姆伯莫都偏爱攻击肋部,B费则喜欢前插进攻或者组织。因此,曼联的中锋根本不可能得到太多的资源倾斜,也就是说他不可能成为攻击主炮。所以他就必须去承担抢第一点头球、前场护球、回撤拉边牵制等“蓝领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谢什科拥有这些潜质,目前这几场比赛证明了他能够用身体扛住后卫,为队友创造空间和机会。所以他的定位应该是“压制中后卫,腾出空间给库尼亚、姆伯莫、B费完成最后一击”。

03 人与环境的相互塑造

我总是强调谢什科要强化支点属性,是因为曼联现在的体系中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支持。

大家不要被数据骗了,现在曼联是英超射门最多的球队达到了81次,甚至比利物浦还多了10次;可是一比射正数曼联就下滑到了英超第四(22次),比第一名利物浦少了两次,但这个数据也还不错,毕竟红魔还击中了四次门框;可是真到了进球层面,曼联就有些气短了,目前只打入6球,排在英超中游偏下位置,而第一名利物浦则进了11球,进球效率显然是不能比的。



新赛季开始以来,姆伯莫也好、库尼亚也罢都完成了不少高难度射门,如果运气再好一些曼联可能比现在至少多进三个球。可我们不能只叹息运气不佳,更不能怪蜂王、狼王射术不精,换成上赛季的前锋,姆伯莫对曼城的那脚凌空抽射、库尼亚对富勒姆的接门将长传前插打门可能都不会存在,能打出这些难度极大的射门正是对这二位的肯定。

其实进球效率低、射门转换率低并不能全赖玄学或者运气。通过我的观察,曼联的这一顽疾是制造空位射门机会太差,也就是说,红魔无法通过整体运转或者个人能力为射门者制造安稳输出环境。

制造安稳输出环境其实很难,需要把“后场出球运转、中场组织推进、完成最后一传”三个环节都做好,通过战术配合或者个人能力在某一环节中实现安稳传球,最后才能累积成安稳的射门环境。



其实咱们可以拿排球来类比,优质的一传才能确保二传的质量更高,优质的二传才能为主攻手的扣球做好铺垫。

现在曼联的“一传”问题不算大,基本能应对对手的压迫。马奎尔、德里赫特都能传球,卢克-肖、约罗能传球也可以带球推进,利马回来后可选择的空间将更大。

可曼联“二传”很成问题,红魔缺后腰是众人皆知的事儿,这个位置既要能防守又要能向前出球,其实挺难的。乌加特只有防守,胖虎显然撑不了一整场,梅努前插更适合……而B费就根本不能踢后腰,他防守效果很差关键时刻跟丢人是常态,又急于求成老想一脚打穿对手防线,最终导致了丢球过多。

“二传”的不稳则导致了最后一传和射门的勉强。不论是两个边翼卫的传中或者内切、边中卫的前插协助,此时由于中场已经慢了半拍,此时对手大概率已经就位了,曼联事实上就变成了阵地攻坚,射门环境不好是必然的。



由此,阿莫林才在新赛季使用了更多的长传打防线身后、强侧压迫再斜长传转移弱侧单兵突击等更直接的战术,只是这些踢法可持续性不强(很难要求球员全场如此高强度比赛),导致了曼联只能打出开场三板斧,而无法持续输出。

在阿莫林当前的思路之下,谢什科想要拿到首发位置、在队中的存在感更强,首先要提升支点能力,让球队的三板斧攻势更有效果。

04 成长路径:先当配角,再争主角

对于22岁的谢什科来说,想在英超立足需要循序渐进,明确先后顺序。斯洛文尼亚人应该先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继续提升空中对抗能力,对阵曼城、切尔西的比赛他赢得空中对抗的概率只能说一般,如果能进化成“空霸”,曼联目前的开场三板斧就能打得更顺畅。

另外,谢什科目前还需要提升他的射门效率。对切尔西的这场比赛,曼联由B费和胖虎完成破门,而当时距离进球者最近的就是谢什科,甚至当时他跟进球者的位置几乎是重叠的,这证明了他在门前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至少能到达攻击位置。



有了这些基本条件,他下步就是要改善射门选择,毕竟在莱比锡红牛时他的射门选择就不怎么好,看见球门总是猛轰一脚展现出了他的毛躁。谢什科虽然敢于在任何位置射门,但需要学会更聪明的选择。

当好“蓝领中锋”是向全能射手进化的必由之路,谢什科目前的主要作为和任务就是为两翼的“詹库”和前插“虎B”的创造进攻机会,但随着经验积累和信心提升,他其实有逐步发展为全面的现代中锋的特质。